今年,平定縣種紅薯的農民可是樂壞了,他們種植的紅薯不但口感和品質有了較大的提升,而且畝產也從去年的3000斤增加到3400斤,價格也由去年的1元賣到了1.3元,總的經濟效益一下子增加了47個百分點。農民們高興地說,這全是托有機旱作示範項目的福。
記者近日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之後,我省有機旱作農業就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開啟了發展的“加速度”。特別是今年,我省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安排各級財政資金7億元推進有機旱作農業,在1市5縣30個示範片實施有機旱作農業示範創建,在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的大背景下,全力探索山西有機旱作農業發展的“新路徑”。
把綠色成色做足
有機旱作農業怎麽搞?首先明確綠色必須是它的“底色”。這是我省今年在實施有機旱作農業項目中堅持的一大原則。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處長冀俊強告訴記者,為了把“底色”的成色做足,我省在土壤、肥料、農藥等多個方麵下功夫。
神池縣以提高土壤有機質為重點,實施地力培肥工程。他們依托當地養殖業提供的有機肥肥源,並采取農作物秸稈還田的辦法,雙管齊下增加農家肥的投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構建綠色農業的基礎環境。繁峙縣針對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的情況,在示範區內選用了北京啟高生物科技公司的純羊糞發酵的有機肥。銘洋農牧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北成說,生物有機肥不但增加了土壤有機質的積累,改善了因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結,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而且提高了農作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實現了多效合一、綠色種植的目的。
清徐縣在葡萄種植中,以增施有機肥來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實現化肥使用量零增長。他們對葡萄的病蟲害采取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措施,既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又促進了葡萄品質的提升和生產節本增效。陵川縣在茴子白生產中,大力實施綠色防控技術。紅四方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楊培告訴記者,他們在菜田裏安裝殺蟲燈、誘捕器、粘蟲板等,使茴子白病蟲害防治由原來的4次高效農藥噴施,降低至1次生物農藥防治。這樣做的結果,不但節省了菜農的人力物力投入,還提升了蔬菜的品質。
把節水作為“關鍵”
旱作農業是“雨養農業”。對於水資源較為匱乏的山西來說,如何使農業更加節水是農業發展的關鍵所在。今年我省在示範創建中從如何節水和選用耐旱作物品種等方麵進行了成功的嚐試。
神池縣農委主任陳應元說,今年他們圍繞節水實施了四大工程:一是以蓄水保墒為中心的地膜覆蓋工程,在全縣實施覆蓋種植45萬畝,有效控製土壤中水分的蒸發;二是以開源節流為中心的節水灌溉工程,通過新建蓄水、集雨、機井等各類水源工程,擴大灌溉麵積,通過推廣膜下滴灌及水肥一體化節水技術提升節水效果;三是以抗旱保墒為中心的機械化旱作工程,用機械耙耱鎮壓、旋耕施肥、鋪膜播種、中耕追肥除草等技術,提高耕地抗旱能力;四是以降雨利用為重點的耕地治理工程,通過對耕地實施綜合治理,使原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變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在千方百計節水省水的同時,我省從選用耐旱作物品種入手,探索節水農業的新路徑。
浮山縣農委技術推廣站站長石龍告訴記者,他們建立了新品種篩選示範基地,引進長生48號、長生16號、長生13號、晉汾107、太選穀28、汾雜16-3等11個抗旱穀子新品種進行試驗,並示範推廣了晉穀28號優良品種。鄉寧縣在示範區種植了抗旱、抗逆性良好的晉麥79、晉麥92、臨豐3號等多個優良小麥新品種。繁峙縣成功試種耐旱穀子——大白穀,該穀子杆粗、株高、穗兒長、穀粒大,產出的小米晶瑩透亮、色澤金黃、黏性高、油性大,營養豐富,一上市就深受歡迎。
把品牌作為“核心”
品牌是農產品走向市場的“通行證”,更是參與市場競爭的“硬實力”。今年我省在有機旱作農業示範創建中,把品牌打造作為有機旱作農業的“核心”來抓。
婁煩縣農委主任康月明說,婁煩根據當地的生產條件,初步構建了“山地中藥材、平川有機菜、坡地小雜糧、梁上優質薯”的有機旱作農業格局。同時,他們在品牌打造上狠下功夫,如今,“婁煩山藥蛋”通過了國家地理標誌商標注冊、農業農村部地理標誌產品登記保護,並列入了山西省名特優新產品目錄。婁煩“晉穀芝”富鋅小米、“婁煩王”小雜糧、“大豐雙孢菇”、“雲頂金絲黃菊”等17個特色品牌通過了農產品無公害、有機認證。
記者從神池縣農委了解到,該縣把認證作為品牌打造的抓手,目前已認證神池胡麻油、神池胡麻、神池蓧麥、神池黍子、神池黑豆、神池羊肉6個地理標誌產品。神池月餅地標認證已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受理。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取得喜人成績,累計認證品種達23個,申報企業達18家,認證麵積達26萬畝。
興縣在品牌創建上舍得花本錢,農委主任張建兵告訴記者,縣財政拿出400多萬元用於小雜糧的品牌培育。他們在全省高速公路設立“興縣小米”宣傳牌28處,在中央電視台多個頻道進行小米、醋等特色農產品宣傳,著力培育“山花爛漫”“清泉”等省級著名品牌。今年認證“三品”基地16萬畝。全縣認證綠色無公害雜糧、馬鈴薯、羊肉等產品2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