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中平:守望城市萬家燈火

中國文化融媒深圳報道

春日黃昏,餘暉灑在深圳中海信創新產業城林立的高樓間,金黃點點。呂中平倚在18樓窗前,看著夕陽慢慢墜落,街燈氤氳迷離,千家萬戶都亮起了燈火,他長舒一口氣,又迎來一個溫馨的夜晚。

多少年來,為了實現心中的“安全夢”,呂中平一直在奮力奔跑。作為深圳市世和安全技術谘詢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他和同事們日夜守望著這座城市的萬家燈火,祈望每一天都在平安幸福中度過。

“既然選擇從事安全事業,茄子视频懂你更多app下载ioses就要保持高度警覺,密切關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一刻也不能懈怠,很多慘劇就發生在片刻疏忽間。”時至今日,深圳光明“12.20”特大滑坡事故慘景還曆曆在目,讓他心痛,“死了70多人啊,太慘了,在天災人禍麵前,生命真的很脆弱。”

他清晰記得,事故發生後,自己臨危受命,擔任危險化學品專家組組長。在救援過程中,一位挖掘機司機反映聞到不明氣味。他憑著職業敏感,判斷氣味可能來自爆炸物或化學品,當下果斷設置黃線,禁止非專業人士進入氣味散發點周圍。

呂中平等人一直排查到深夜,終於查出該氣味來自被壓破的殺蟲劑罐,殺蟲劑裏的磷化鋁遇水變成了可致人死亡的磷化氫。情況萬分危急,呂中平和他的團隊緊張處置,避免了更大傷亡……

四年過去了,災難已止,傷痛仍在,呂中平的目光卻從未從災難中挪開。一根和“安全”有關的弦,時刻拉扯著他的神經,提醒他時時保持高度警覺。作為國家一級安全評價師、深圳市危險化學品應急二隊隊長,他將安全意識鐫刻到骨子裏,每天與研發團隊的所思所為,都離不開安全問題。

呂中平的“安全夢”,源於20多年前在外企的工作經驗和感悟。1993年,他舍棄央企的金飯碗,南下深圳,進了一家與“陶氏”“殼牌”等頂級化工跨國集團合作的外企,從事安全管理工作。

在工作中,呂中平發現外企對安全問題十分重視。員工工作時,安全防範措施武裝到極致,一個“動火作業”甚至需要上十人簽字。

外企的安全意識給呂中平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拚命學習,掌握了全麵而係統的企業安全管理辦法,積累了安全實戰培訓的寶貴經驗。

不久之後,他被聘請到招商局,負責石化版塊招商,他的人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可以繼續在央企四平八穩地過著小日子。但是某天,一則新聞觸動了他:那是一次燃氣事故,燃氣球罐發生了泄漏,工作人員搶修時,因為安全防範措施做得不夠而殞命。

血的代價,慘痛的教訓,呂中平很是心痛,“人的生命隻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能再來,家庭支離破碎,親人悲痛欲絕,這樣的事故若能避免該多好。”

於是,他焚膏繼晷,潛心研究,發明了一種燃氣安全連鎖裝置。有了這項技術,呂中平確定了人生目標:創業,全麵推廣這項技術,為安全事業奮鬥終身。

2001年,呂中平注冊成立了深圳第一家專業安全服務機構——深圳市世和安全技術谘詢有限公司。他帶著幾位員工,日裏夜裏,四處推廣自己的專利技術,並逐漸涉足安全培訓、液化氣球罐變更工程、燃氣安全智能產品推廣到戶等業務。

創業之路並不平坦,啟動資金很快用完,公司陷入困境中。呂中平沒有氣餒,退而求其次,受邀為一家大型企業做安全顧問,用這份收入為自己的員工發工資。堅持了整整三年,公司的業務才有了起色,日趨穩定。

2004年,深圳對轄區企業進行了一次全麵的安全大檢查,要求所有存在隱患的企業必須停業整改,符合國家安全規定才能繼續生產。這為呂中平和“世和”帶來了機遇,很多未過關的企業慕名登門,請他做安全評價和整改方案。

做安全評估時,呂中平立場堅守,發現隱患,總會力諫企業刮骨療傷,以絕後患。油膝老牌生產企業“海虹老人”部分生產線存在安全隱患,不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在呂中平誠懇建議下,企業忍痛拆掉了一條年產值上千萬元的生產線。產值雖然降低了,但企業有了安全保障,創造出了更多財富。

還有“一可油墨”,硬是拆掉了一棟6層建築,使企業徹底擺脫安全隱患,生產環境達到了國家安全標準,企業在良性發展中再現生機,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

如此案例,數不勝數。呂中平認為,企業安全了,社會也就安定了,這就是安全的力量,它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須保證。

呂中平認為,做安全評價和整改方案並不難,難的是在此過程中,如何堅持“嚴格、公正”的職業操守。多年來,他時刻謹記“合規、公正、創新、卓越”這八個字,這是他的創業初心,也是多年經營智慧的結晶。

紮根吉華這片創業創新熱土十多年,在吉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關心和扶持下,呂中平的企業越做越大,發展成為一家具有安全評價、電氣檢測、CMA計量認證、職業衛生檢測與評價、安全標準化評審以及安全培訓等資質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安全應急一體化服務機構之一,曾為5萬多家政府機構和企業單位提供了專業的安全技術服務。

5萬家,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數字,但呂中平有更大的夢想。他想讓安全成為吉華最亮麗的一張名片,讓吉華變成最安全的街道,讓龍崗變成最安全的行政區,讓深圳變成最安全的城市……他想創建一個沒有傷害的安全世界。

麵對呂中平的勃勃雄心,員工說他“想得美”。呂中平卻認為安全事業就是要想得細、想得寬、想得遠,能有多美就想多美。他一直認為,做安全千萬不能抱“萬一”的心態,哪怕事故發生的概率隻有萬分之一,也不能輕視,要把它降到十萬分之一、百萬分之一甚至更低。安全事業不能光看眼前,更得看以後的五年、十年甚至百年。

因為服務專業精細,“世和”多次被政府相關部門邀請做各類新型安全問題課題研究。《深圳市道路危貨運輸供需狀況及調控措施研究報告》《深圳市危險化學品集中交易研究報告》《深圳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及應急處置卡》……一係列凝聚著“世和人”智慧和汗水的研究課題,為政府製定相關法律法規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意見。

選擇深圳圓自己的“安全夢”,呂中平眼光篤定。他認為,深圳對安全問題十分重視,在全國率先成立了“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院”“深圳防災減災研究院”等機構,在安全事業方麵走在全國前列。

做好安全事業,人才和技術至關重要。呂中平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研發核心技術,提高創新能力。短短幾年,“世和”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中山大學、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中心惠州基地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出資福州大學的教育部重點數學實驗室,進行災情合作計算……

國家應急管理部組建以後,呂中平預感應急事業的春天到來,籌劃將自己的企業進行整合和變革,把原來的三大傳統版塊重新劃分為“安全應急技術服務、安全知識普及及文化傳播、職業衛生與檢測、應急工程和應急救援、智能化應急平台”四大版塊五個部分,為更多的企業和群眾提供安全服務。

為了共謀安全大計,呂中平還組織同行在深圳成立了專業的應急產業園,在各區建立應急服務站和糧食驛站,讓應急服務櫃分布到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小區,安全問題發生時,救援車能在5分鍾之內趕到。他理想中的應急產業園是立足深圳,輻射全國,讓深圳成為應急產業的中心。

“共建安全城市,共建安全家園,這是我的使命;讓生活在城市的每一個人,都安居樂業,這是我的初心。”入行時的誓言,呂中平始終牢記在心。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催促著他不斷前行。

出品:中國文化融媒體   供圖:世和公司   編輯:陳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