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糧大戶賬本裏的春耕圖
“
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
當前,春耕大忙已由南向北漸次展開。廣袤的田野上,縱橫阡陌間,嫩綠秧苗裝點其間,一幅絢麗的春耕圖景盡收眼底。
一年之計在於春。如何在春耕中堅持“穩”字當頭,做到穩麵積、穩政策、穩產量,並在此基礎上推動效益優先有新提升、結構調整有新進展、質量興農有新突破,成為各地農戶努力的目標和方向。讓茄子视频懂你更多app破解走近湖南、吉林、河南的三位種糧大戶,從他們的故事和賬本中捕捉今年春耕的新圖景,感受農業的新風貌。
”
“穩”
——讓效益優先有新提升
地點:湖南省瀏陽市沙市鎮沙市村
人物:木山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許海明
在湖南省瀏陽市,回鄉創業的“80後”許海明遠近聞名。
這幾天,1989年出生的許海明正在為春播跑前跑後。和很多年輕人不同,許海明大學畢業短暫工作後沒有留在城裏,而是回鄉成為一位地地道道的“莊稼漢”。
5年後的今天,他已經成為木山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瀏陽水稻種植麵積最大的種糧大戶,流轉土地超過1500畝,去年大米銷售額達580多萬元。
“今年,合作社的種糧麵積穩定,早稻播種麵積約為700畝,此外還有800畝中稻。”許海明說,國家的一係列好政策讓他對種糧更有信心。
“去年省裏頒發給我種糧大戶獎金100萬元,這對於減輕春播成本太重要了。一畝田育秧的成本在140元左右,光700畝早稻育秧就要近十萬元。”許海明打開自己的春耕賬本說,去年合作社先後購進插秧機、收割機、烘幹機、植保機等10多台現代化農機,還建起倉庫和一條日加工60噸大米的精加工生產線,獲得國家和農業農村部的專項補貼60萬元。
更讓許海明欣喜的是,今年湖南省和瀏陽市出台的種糧大戶社會化服務補貼政策,讓他的春季農業生產更有底氣。“省裏投入1000萬元、市裏配套200萬元投入農業社會化服務,有了這項政策,茄子视频懂你更多app下载合作社給農戶播種一畝地就獲得10元左右的補貼。”許海明說。
穩麵積、穩政策、穩產量的導向,在許海明的生產過程中有了清晰的體現。而正是有了廣大農戶的努力,“三農”這個戰略後院更加堅實穩固。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指出,今年春耕中,要指導各地落實好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充分發揮生產者補貼政策“指揮棒”作用,確保今年糧食播種麵積穩定;強化農機主力軍作用,推廣跨區作業,加快耕整進度,提高播種質量;發揮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骨幹引領作用,積極開展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麵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提高春播組織化、規模化水平。
有了穩定的政策和投入,有了創新的模式和思路,許海明的合作社辦得越來越紅火。
“做農業要穩紮穩打,要有新的視野和思維,更重要的是要做成產業,從單純種植到做成一條產業鏈。”許海明的聲音充滿活力,而他的夢想正在帶領300戶農戶增收致富的路上綻放。
“優”——
讓結構調整有新進展
地點:吉林省公主嶺市劉房子街道山前村
人物:萬欣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薛耀輝
“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3月的吉林公主嶺市劉房子街道山前村,田野複蘇,春光明媚。萬欣農民專業合作社院裏,工人們已經開始為春耕備耕忙碌起來,他們有的在檢修設備,有的在忙著備種。
隨著東北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速,萬欣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的品種正在發生變化,“調結構”也成為合作社理事長薛耀輝今年春耕的關鍵詞。
“今年,茄子视频懂你更多app下载ioses合作社播種麵積總體穩定在1000公頃左右,比往年結構更加優化。”薛耀輝介紹,在去年增加500公頃大豆的基礎上,今年再增加100公頃大豆,大豆的種植比例達到六成,成為合作社的“頂梁柱”。
不僅在吉林公主嶺,放眼全國,農業結構調優的態勢在今年春耕中更加凸顯。“一是品種結構優化,水稻、小麥、玉米麵積基本穩定,大豆、油料等作物麵積增加;二是區域結構優化,‘鐮刀彎’地區繼續鞏固玉米結構調整成果,生態脆弱地區積極調減高耗水和易感病作物;三是品質結構優化,優質專用小麥、優質稻穀、高蛋白大豆、‘雙低’油菜等麵積增加;四是產業結構優化,糧食作物訂單生產麵積增加,產業融合加快發展,實現提質增效、融合增效。”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陳友權說。
“去年1公頃大豆種植補貼為8700元,希望今年也能獲得這樣的好政策。”縈繞在薛耀輝心頭的除了好政策的紅利,還有對今年氣候條件的擔憂和顧慮,“今年一冬天沒下雪,春旱較為嚴重,茄子视频懂你更多app下载正在對氣候條件作出預判,並根據情況加強田間管理。”薛耀輝說。
“今年農業氣象年景中等偏差,南澇北旱發生概率高,要加強監測預警,完善災害預防處置預案,提早做好技術和物資準備。去冬今春東北地區降水明顯偏少,部分地區土壤墒情差,要及早做好抗旱保春播工作。”韓長賦對抗災奪豐收作出明確部署。
在薛耀輝看來,要實現穩產增產,還是要靠科技支持和農業機械化帶動。
3月19日下午3點,薛耀輝來到長春一家企業談無人機植保合作事宜。“植物太高時,用普通植保機作業不方便,成本也高,如果這次合作能談成,全部采用無人機植保,每畝的成本能降低20%。”薛耀輝說。
一個半小時後,電話那頭傳來好消息。“合同簽得很順利,合作社的產業發展又將迎來新的明天。”薛耀輝的喜悅溢於言表。
“綠”——
讓質量興農有新突破
地點: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付店鎮駱店村
人物:潢川縣金塔紅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新生
作為全國“糧安之星”,河南省潢川縣金塔紅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新生的春耕依然圍繞“綠”字做文章。
統一育秧、機械播種、綠色防控……眼前流轉的2000多畝、托管的15000畝耕地,在張新生手中被打理得井井有條。
“你看田裏的紫雲英長得多好,再過20多天茄子视频懂你更多app下载ioses把它們翻掉沃田,成為有機肥,培育土壤。”張新生說,通過種植紫雲英增加土壤有機質,現在田裏土質鬆軟,已經為插秧做好了準備。
不遠處的大棚裏,機械化育秧正在進行,綠油油的秧苗長勢喜人。“今年當地氣溫對春播非常有利,適宜的溫度降低了人工保溫成本,每畝成本降低了50元左右。”張新生說,插秧後,茄子视频懂你更多app下载ioses還要調試太陽能殺蟲燈,放入性誘劑,進行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以此來確保水稻的綠色有機。
“通過這幾年的實驗,這種方式的殺蟲效果非常好,現在水稻基本不用農藥。”張新生說,過去農民種地使用的化肥一年比一年多,農藥造成的汙染也很嚴重。使用秸稈還田、紫雲英肥田、綠色誘捕措施後,水稻的質量更好、稻米更綠色。
陳友權介紹,為促進質量興農,各地在春耕中積極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擴大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和全程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試點,保持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繼續開展耕地輪作休耕製度試點3000萬畝,加快節水農業發展,開展農藥化肥包裝廢棄物回收,促進生產生態係統循環銜接。
韓長賦表示,今年還將推進農機農藝深度融合,加快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集成創新,在品種審定、耕作製度變革等方麵把適應機械化要求作為基本目標,促進良種、良法、良地、良機配套。“2019年支持農機深鬆整地1.4億畝,爭取全程機械化示範縣達到400個,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糧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韓長賦說。
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引下,鄉村振興戰略開啟新的征程,正在描繪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現代新農村圖景。